打破“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怪象!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渐次落地 超30家机构宣布降费
杨柳青 2023-07-24 17:31:30

央广网北京7月24日消息(记者 杨柳青)打破“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怪象,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已迈出第一步,日前又有多家公募基金加入降费行列。
 

7月8日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安排,当日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中欧基金、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等多家头部公募机构集体宣布,调低旗下部分存量基金产品的管理费率及托管费率。此后天弘基金、国投瑞银基金等陆续加入基金降费队伍,7月21至22日,又有十余家公募机构宣布降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30家公募机构宣布调降旗下基金产品费率。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研究员张碧璇表示,随着我国公募基金市场快速发展,基金已经成为被普通投资者广泛接受的投资理财工具。不过由于近年来市场波动剧烈,基金整体业绩表现较为低迷,传统的固定费率收费模式“投资者承担风险,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不平衡越发突显。此次基金费率的改革主要就是通过降低基金管理机构收取的管理费、托管费等运营费率的方式,提高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同时也是倒逼整个财富管理链条上的机构更加回归资产管理“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业务本源。
 

那么公募基金费率在什么区间才算合理?张碧璇表示,公募基金费率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带来不利影响。从海外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基金的总体费率是会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充分而逐渐下行的,这一点在我国指数型基金这类工具属性较强的基金产品的费率变化上也有所体现。而对于主动投资基金来说,目前固定费率的收费模式下,如果收取费用过高,那么基金公司会倾向于盲目扩大产品规模,使投资者承担不必要的投资风险;如果收取费用过低,基金公司没有合理的利润空间,无法覆盖运营成本,也不利于投资业务的开展。所以,根据市场的发展规律,基金的运营费率最后应该也会随着市场有效性提升、行业竞争加剧而走向市场化,合理的费率区间也会由基金公司自身的投研能力、运营能力、市场认可程度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来决定。
 

目前来看,公募机构调降产品费率,更多影响的是管理人、托管人以及销售机构等公募市场中的机构参与者,而对基金投资人影响较小。
 

张碧璇认为,此次降低费率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主要是降低了持有成本,相应地提高了收益,不过因为这些费用是在计算基金净值前扣除,所以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可能感受不会特别明显。而对基金公司最直接的影响是管理费收入下滑,尤其是权益类产品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由于通常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中有一部分是以客户维护费的方式分配给销售渠道的,因此,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的下降也必然会影响下游销售渠道的收入。张碧璇称,“这样的改革变化同时也意味着基金公司必须要通过提升运营效率、增强投研的核心竞争力的方式来适应新的费率模式,对于销售渠道则应当在提供更加符合客户需求的深度理财服务方面着手拓展新的收入模式,这些都是符合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趋势的改革方向。”
 

在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看来,无论基金公司,还是基金销售机构,支出都是刚性的,如果收入面临较大程度下滑,无法覆盖原有刚性支出成本,部分中小基金公司和基金销售机构,可能面临一定的市场出清压力,导致其更快地退出市场,从而形成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淘汰。
 

中金公司指出,本次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涉及公募基金管理费率、证券交易佣金费率、托管费率、销售环节收费以及费率披露机制,将分三个阶段稳步推进。第一阶段——在坚持以固定费率产品为主的基础上,研究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试点,降低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费率及托管费率。第二阶段——降低公募基金证券交易佣金费率、完善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披露机制,将通过更为明晰、详实的信息披露,保护投资者知情权,监管预计将于2023年底前完成。第三阶段——进一步规范公募基金销售环节收费,监管预计于2024年底前完成。
 

黄大智表示,渐进式的三步走改革,其实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目前,第一阶段的降低管理费率、托管费率等,属于相对市场化的行为,不涉及法律法规修改,主要是打破投资者不赚钱,基金公司却赚钱的现状。第二阶段可能涉及到一些法律法规的修改,比如披露机制,可能会涉及基金公司的信息管理制度。第三阶段的规范公募基金销售环节收费,需要全面协调,比如平衡三方代销机构、券商、商业银行等各方利益,涉及到的环节更多,可能会涉及制度性的改革,是从发展的角度来促进整个市场更加公平公正。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机构交易佣金的下调以及费用披露透明度的提升有助于树立投资者信心,长期来看将促进行业集中度提升和多元化发展。一是头部基金公司具备更强的规模体量和盈利能力,可内生承担更高的投研支出(如购买外部投研服务、扩充内部投研团队);而中小基金公司自身盈利能力相对较弱(2022年142家基金公司中仍然有44家基金公司亏损),在总体购买力下降过程中或将减少对于投研、渠道等方面的投入,相较头部公司竞争力将进一步降低。二是在降佣降费背景下,过往作为盈利重要支撑的主动权益类产品投入产出性价比有所下降,基金公司或将加大对于固收+等产品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进一步寻求业务多元化(如基金投顾、养老金融服务、公募REITs、国际化拓展等)。

 

编辑:李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