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新发基金情况回顾-权益类基金发行提速,REITs产品填补投资空白
-
发行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占比超七成,以偏股混合型产品数量和募集份额居首;
-
产品类型不断丰富,首批基础设施REITs产品问世;
-
指数型基金发行速度加快,细分指数产品种类数量持续增加。
一、发行规模同期历史新高
2021年上半年,以产品认购起始日为准,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募基金市场共有795只产品发起募集,累计发行份额15034.33亿份,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具体来看,无论是从产品数量还是募集份额来看,混合型基金都是今年来的发行重点,尤其是偏股混合型产品。截至上半年末,共新发401只混合型基金,占全部新发产品数量的50.44%,募集份额共计9625.77亿份,占全部新发产品募集份额的64.03%。相比之下,包括纯债、一级债和二级债产品在内的债券型基金的发行量较往年有所下降。
数据统计区间:2021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
从发行节奏来看,春节前A股市场大幅走强,不过市场普遍预期今年内行情更多是转为结构性震荡,赚钱效应将有所下降,因此在年初动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速度加快,上半年近七成的基金份额都是在一季度进行募集。

二、首批基础设施REITs产品问世
自去年证监会与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以来,市场各方均在为这一全新的产品类型的推出进行摸索尝试。随着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5月31日首批9只公募基础设施REITs正式面向公众投资者进行发售,募集份额共计64亿份,并于6月21日正式上市交易。
基础设施REITs是通过基础设施资产支持证券等特殊目的载体持有基础设施项目,基金管理人主动参与项目的运营管理,将公募基金的标的资产范围从传统的有价证券扩大至不动产,填补了当前金融产品的空白。
三、指数型基金发行提速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统计显示,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于今年年初首次突破20万亿,并在此后不断增长刷新历史新高,这一数据非常直观地体现了投资者对于公募基金的认可程度正在逐渐提升。而指数型基金作为工具属性最为突出的一类基金产品,其作用已经从初期的简单跟踪市场平均收益逐渐发展为越来越细化的资产配置工具。
仅今年上半年,就有共计187只指数型产品进行发售,募集份额1488.04亿份,占全市场总额的10%左右。这些产品中涉及的标的指数超过90个,有越来越多的细分行业指数或策略指数可供投资者选择。
其中,最受到市场关注的指数莫过于科创创业50指数。当前我国正在逐渐进入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新的发展阶段,科创板的推出就是为了能够容纳新兴科技领域中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优质企业,因此囊括了科创板和创业板龙头个股的科创创业50指数,其后续的增长表现也较为值得期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尤其指数产品可能出现趋势性剧烈波动的情况,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一定要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避免盲目跟风。